《医药卫生报》刊发学校署名文章《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应对城市社区养老新浪潮》

作者:王 晨 豆银霞 梁茗栋 王宇彤 王若雨来源:医药卫生报 发布时间:2024-05-14点击数:

5月14日,《医药卫生报》刊发学校署名文章《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应对城市社区养老新浪潮》。全文如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迫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

我国目前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的状况,养老服务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新时期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随着我国养老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

传统养老模式阶段 传统养老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养老服务机构统一安排养老服务,服务对象根据安排的服务范围参加。这一阶段是养老服务由家庭走向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集中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可以参与社区或养老院组织的集体化养老活动,逐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个性化养老模式阶段 目前,很多新型养老机构已经开始探索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把养老服务从集体性工作发展为个体性工作。养老机构开始变为一种服务场所,养老服务变为一种可选择的个性化服务。服务对象可以自行选择养老服务内容,构建与自身适用的养老模式,从被动养老转变为主动养老。养老机构开始出现会员制养老,即充费入会,通过“选修课”模式构筑老年人理想的养老生活,如自行选择养老机构组织的文化课程、文旅活动、康复服务等。这是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较前卫的模式,目前属于起步阶段,将会在未来的3年~5年内流行。个性化养老模式理念也会在未来长时期影响养老服务设计。

智能化养老模式阶段 这种模式是通过健康大数据、健康数据监控、现代物联网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和智慧化养老等智能手段,主动收集服务对象需求,再通过前台收集数据、后台专家分析的方式,建设更具个性化、更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养老生活密切融合,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个性化、科学化的养老方案。城市社区提供智慧化养老,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智慧养老管理中心。社区建设本社区老年人健康数据中心,上传资料到城市后台,后台专家提供个性化方案和城市养老服务,老年人按照方案享受城市养老服务。这种模式将在近年开始推行,并成为今后较长时期的主流养老模式。

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传统养老模式阻碍发展 传统养老模式依赖于家庭成员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人情味和关爱,老年人能够与家人和社区交往更加亲密。但是,传统养老模式阻碍了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第一,由于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老年人仍然渴望独立的生活,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第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不高,且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第三,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金比较低,无法承担机构养老费用,再加上文化、观念等因素,集中养老成为空中楼阁。

信息技术快速迭代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目前,5G+物联网技术加速普及,以其高速率影像传输、1毫秒~10毫秒低延时响应,能够为健康感知、远程医疗、虚实联动(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智慧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构建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快速迭代,打造一个社区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养老闭环将不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

智慧养老系统提供便捷服务 智慧养老系统以智能终端为纽带,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团队和社会资源。呼叫求助、健康服务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线上方式解决。监控中心负责人能够全天监测老年人身体状况和体征数据。智慧养老系统还可以搭建相对应的数据库,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帮助养老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减少人力成本,如老年人就医时,医生能够随时随地调取病历、健康档案等资料,节省评估时间。

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痛点和难点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制度不健全 目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缺乏顶层设计,以指导性建议为主,而与行业标准、质量评价等政策措施相关的服务则相对匮乏,导致实践性差、指导性不强。

智慧养老服务人员缺口大且缺乏专业培养体系 当前的智慧养老服务仍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满意度不高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缺乏专业的培训。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接受能力弱 老年人作为智慧养老的服务对象,自身需求的正确反馈对智慧养老模式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非常有限,并且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短期内实现较为困难。

构建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针对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作者认为养老体系构建应从以下路径实现:

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制度建设

首先,从顶层设计着眼,加快完善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制度及标准化建设,加快各类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产品标准的制订,特别是加快对智能居家养老产品开发和运营、智慧化监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及收费标准的制订工作。其次,以社区牵头为主,形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现有城市成熟的社区服务,由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数据化后台支持、养老设施设备租用或建设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排班入户,围绕老年人服务需求,建设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疗等与养老息息相关的机构和设施,让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在社区形成投资少、服务多、专业强的智慧化养老服务体系。最后,从入户服务着手,提高老年人自由度。城市社区养老要打破24小时服务观念,形成社区信息化后台管控,养老服务人员以小时化入户服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到养老服务,既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又能降低机构养老设施成本,还能提供类似小时工的服务,在保证养老服务够用的前提下不过度增加老年人经济压力,提高老年人的自由度。

发挥人才优势,加快智慧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依靠高校培养和社会培训两方面来实现。高校的专业设置正逐步完善,培养体系也日趋成熟。高校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以薪酬和福利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智慧养老服务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智慧养老相关培训,必要时还可与社会义工机构、志愿者团体等接洽合作,充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切实保障养老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

加大宣传力度,多途径加强对老年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教育

首先,加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宣传。政府可以引导媒体和企业,拓宽老年人学习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途径,让老年人对智慧养老和智能居家养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其次,加强社区宣传。社区需建立专门的宣传部门,帮助老年人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势和方式,以老年人为主体,让学习变得有趣。最后,智慧养老产品企业要建立与城市社区沟通的桥梁,选择智慧养老服务产品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习惯,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沟通,定期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智慧养老服务产品,能够解决老年人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上一条: 光明日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探索教师评价改革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 河南日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