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9月20日,郑州健康学院联合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共同举办了“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暨高校治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教育领域权威专家、一线学者,70余所高校的主要领导和行业代表等近千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携手凝聚力量,共同为加速实现教育强国梦擘画蓝图、凝聚共识。会议由校长刘国际主持。
开幕式上,董事长王晨代表郑州健康学院党政领导集体,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他表示,实施好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健康河南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卫生健康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学校的初心使然和使命所在。一直以来郑州健康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健康服务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校的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作为主办方,我们将竭尽全力以饱满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确保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刁玉华在讲话中指出,郑州健康学院作为一所新晋升的本科院校,主动搭建平台,邀请全国教育专家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谋划“十五五”,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也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针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了三点体会。一是凝聚发展合力,共绘宏伟蓝图。衷心希望通过此次深入而热烈的研讨,能够碰撞思想,汇聚智慧,产生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建设性的意见。二是聚焦关键领域,破解核心问题。热切期盼与会嘉宾能够围绕关键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更加科学高效的现代大学治理新模式,打造更具创新活力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三是践行教育使命,矢志担当作为。希望大家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担当,将此次研讨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健康教育深化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实际行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屈凌波致辞。他指出,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强治理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回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召唤。郑州健康学院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的成效。他表示,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交流分享,广大的地方高校一定能够进一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并践行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构建互补共生的教育生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地方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由郑州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张曼平主持。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
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以《“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分别从时代背景与战略目标、“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十五五”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与发展路径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剖析“十五五”高等教育发展关键议题。他结合当下科技变革与社会需求,指出需以创新驱动破局,为在场教育工作者明晰发展方向,引发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一涛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高校的战略选择》这一主题,着重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概况、面临的形势以及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高校的战略选择。他强调民办高校需立足自身特色,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上精准定位,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同时提出优化治理结构、强化质量保障的具体方向,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原副校长马晓明以《深化产教融合,课证共生共长》为题,从职业教育政策背景、对接产业设置专业、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等三个方面,结合自身多年职教管理经验,系统梳理了产教融合的发展脉络与现实意义。他指出,需推动校企深度协同开发课程,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教学环节,以此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郑州健康学院校长刘国际以《锚定教育强国目标 勇担健康教育使命 谋篇布局“十五五”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简要回顾了学校41年来的办学成果,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升格本科后的高质量发展确定了基调。他提出,学校将以助力教育强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使命,聚焦“大健康”领域,推动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交叉融合,布局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新兴专业,填补健康服务人才缺口,逐步建成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应用型健康本科院校。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建设论坛和圆桌对话论坛。屈凌波、徐江雁、张兴海、路红显、井长勤等专家围绕新时期服务大健康产业的高等专项人才培养、定位、路径、模式创新等议题,从人才定位、培养路径、质量保障、挑战应对、协同育人五大维度展开了讨论。五位嘉宾结合自己的经验,明确了搭建人才创新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普通高校教育要差异化的定位发展策略,分享了跨学科课程建设、校企协同推进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培育新型交叉学科人才,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校服务大健康产业提出了创新方向。
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领导实地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医学博物馆等地,对学校的校史文化、校园设施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除主会场外,还设置了四个分会场,近千人共同参加了本次盛会,汇聚起筑梦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