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操技能,11月2日,郑州健康学院健康人文教育部副主任蔡君、朱云超带领教研室教师及学生代表一行8人,前往郑州食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实践交流活动,重点参观了该校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
本次交流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赋能专业发展”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将其与现代幼教、托育技能相结合。在郑州食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与精心安排下,健康学院师生深入参观了红枣博物馆和其中的面塑作品陈列馆。
陈列馆中,琳琅满目的面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从栩栩如生的枣花馒头蛋糕,到精巧别致的卡通馒头造型,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传承的智慧与创新的活力。郑州食品工程职院的非遗技能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基本制作技法,并进行了现场演示,同时诚挚邀请师生共同品尝了制作的红枣作品。学生们在观察中感叹技艺之精巧,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匠心之独运。
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表示:“将非遗面塑引入我们的专业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学习,更是一次美育的熏陶。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和托育工作者而言,掌握像面塑这样的传统技艺,能够丰富一线教学活动,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未来,将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我部相关特色课程,继续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我校“医德、医育”特色教育。
参与此次活动的学生也非常振奋。他们纷纷表示,此次跨校实践学习开阔了专业视野,面塑技艺所蕴含的耐心、细心与创意,正是从事幼教和托育工作所必需的品质。他们将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带回课堂,未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也促进了两所院校在专业建设与文化交流上的深度融合。学部未来也将继续拓展此类实践学习渠道,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入专业教学,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