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医康复养生

【科普】面瘫的针刺治疗

作者:   时间:2020-12-23   点击数:

一、概述

(一)定义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口眼歪斜”。

(二)西医疾病

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最常见于贝尔麻痹,患侧出现疱疹的称为亨特综合征,可参考治疗。

二、病因病机

(一)病位:面部。与阳明、少阳、太阳经筋相关。

(二)病因:与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

(三)病机:基本病机是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以口眼歪斜为主症。有虚、有实。

起病突然,常在睡眠醒来时,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做蹙额、皱眉、闭目、露齿、鼓颊等动作。部分患者初起时有患侧耳后疼痛、听觉过敏,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被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常见证型有以下三种:

1.风寒证:口眼歪斜初起,面部有受凉史(如迎风睡眠等),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口眼歪斜初起,往往继发于感冒发热之后,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口眼歪斜日久,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见神疲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

(二)治则:活血通络,疏筋牵正。取手、足阳明经穴及面颊局部腧穴为主。

(三)处方

①主穴

阳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翳风 合谷

②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证加足三里。蹙额、皱眉、闭目困难加攒竹;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变浅加迎香;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四)方义

面瘫为面部气血痹阻,经筋失养所致,故取面部腧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以疏调经筋,活血通络;合谷是手阳明经穴,可调畅阳明经气,并与翳风配合,以起祛风通络,理筋牵正之功。

(五)操作要点

毫针刺。

在急性期,采用轻度刺激,行平补平泻法,而四肢部腧穴手法宜重,用泻法,寒者加灸法。

在恢复期,行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可加灸。面部腧穴多平刺。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

邮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公明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