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明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强化艺术教育育人功能,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列入学校年度工作总结,全面提升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结合我校医德教育特色,基于公共艺术教育专业属性,加入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机构完善,制度健全
学校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徐玉芳为主任委员,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艺术教育部和各系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艺术教育委员会和艺术教育部,艺术教育部为学校二级机构,学校制订了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并从工作规划、教学组织、队伍建设、场地设备使用、条件保障等方面统筹安排,全面保障各系公共艺术教育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今年共晋升讲师6名,讲师人数达到12名;公共艺术教师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21%,达到评估指标要求。专、兼职教师档案资料齐全。
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量及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论文、著作认定实施细则》以及《科研成果计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文件,为艺术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艺术教育部教师每学年均能高质量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规定的科研工作量,且科研工作考核文件及教师科研相关材料齐全。
全部教师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培训,半数以上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年度寒暑假教师研修培训,一名教师参加省级双师培训。我校艺术教师在职务评聘、工资、住房、奖励等方面,享有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四、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按照其要求,学校开齐了4门艺术限选课程,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艺术教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谨、科学,组织教师听课并写好听课记录,开展教学会议和教研活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课程教案、课件和评分标准等教学文件齐全。
响应教育部下发的《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通知》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我校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部门探讨如何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并开展首次公共艺术课程学生成果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度,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推动我校美育工作发展。
聘请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传承人为我部门的艺术名誉顾问,助力我校美育工作的推进。
其中获得的荣誉奖项有:
1.《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视觉艺术设计大赛》和《2023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校园创编舞大赛》两个项目,并获得三等奖两项。
2.亚洲之星超级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舞蹈公开赛,参加两项赛事,获得两项一等奖。
3.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声乐展演河南选拔赛,获得青年美声组新秀称号(二等奖)。
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课外艺术活动
我校坚持把组织、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立足点,以其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熏陶师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每年均举行一次全校性艺术活动及不少于两次单项比赛活动,校园网通知、图片等资料齐全。如“合唱大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艺术活动。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优异成果。在校党委领导下,成立了校级各类大学生艺术社团,包括音乐表演类、舞蹈表演类、绘画类、书法篆刻类、动漫类等多类社团。学校社团章程规范,并配备有指导教师,有训练场地并专人管理。社团常年开展活动,资料管理档室齐全。社团活动紧贴大学生校园生活实际,深受学生欢迎。
六、加大经费投入
我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逐年加大投入,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财力保证,并将公共艺术教育日常经费单独列入了学校年度财务预算中,不断改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专项设施及活动专项经费申请批文及财务支出凭证齐全,能够满足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需要。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日常经费使用规范,专款专用,从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
七、努力健全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
在原有的教学设施上,学校又在着手建设艺术活动中心,计划于本年年底建设完毕。目前建有1000人座位以上的场馆2个,开展艺术教育活动300人座位以上的小型文化艺术场馆2个。有多个符合视听教学要求的多媒体教学场地数,设备齐全。
现有艺术类纸质图书资料共2万5千余册,并具有相关的艺术数据库,基本满足了公共艺术教学和科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