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阳光明媚,郑州市如意湖文化广场2025年“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在此盛大开跑。我校临床医学系积极响应,派出由内科王赟华老师、外科时艳华老师、妇产科邓洋阳老师和两名学生组成“郑州健康学院急救小分队”参与此次公益挑战赛,与来自全国的400多支队伍、2000多名选手一同开启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公益赛事,在探索城市脉络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宣传应急救护技能。

“红气球挑战赛”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国内首个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团队式徒步运动公益赛事,自2011年至2024年底,已在北京、贵州、西安等16个城市成功举办22场,其“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此次2025“红气球挑战赛”(郑州站)更是意义非凡,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气球挑战赛”五周年的首场活动,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河南省省直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河南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郑州市红十字会承办。比赛形式独具特色,以5人为一支参赛队伍。各参赛队需在规定时间内,依照任务地图,采用徒步与搭乘地铁相结合的方式,在赛道沿途的各个地标性点位寻找并完成全部任务后,返回终点即宣告完赛,完赛后每位队员都能获得完赛奖牌和证书。比赛共设有6项任务,涵盖心肺复苏+AED、气道异物梗阻处置、外伤包扎、应急救护知识扫码答题、小腿骨折固定及担架搬运、AED一体机合影等重要的应急救护技能与知识考查。

我校临床医学系的参赛队伍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老师和同学们凭借专业优势和日常积累的实践经验,在各个任务点有条不紊地操作。在心肺复苏+AED任务点,他们精准地判断模拟患者的情况,熟练地进行胸外按压和AED的使用;外伤包扎任务中,手法娴熟,迅速为模拟伤员包扎伤口,动作规范且美观;面对应急救护知识扫码答题,准确地作答全部一次满分通过。在前往各个任务点的途中,老师和同学还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比赛将六个任务巧妙地分布在了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龙湖金融岛、白庙地铁站负一层、油化厂创意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紫荆山公园广场等郑州的地标性点位。临床医学系的师生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他们穿梭于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之间,领略着郑州的多元文化。通过参与此次“红气球挑战赛”,临床医学系的师生们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自身的应急救护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公益的力量和重要性,未来必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学学习和公益事业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