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以经常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多因燥热内结,阴津亏少,或脾虚失运,阴寒凝滞等,使肠道传导迟缓所致。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只是其中一个症状。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习惯性便秘。
【病因病机】
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系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常见的原因有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虚气弱、脾肾阳虚、阴虚肠燥等。
1.肠道实热 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或偏食精细,少食蔬菜,致肠腑积热,津液被灼,肠道失润,大便干燥。
2.肠道气滞 多因内伤七情,郁怒失节,肝失疏泄,或久坐少动,气机郁滞,通降失常,糟粕内停,不得下行,大便秘结。
3.脾虚气弱多由劳逸失度,或大病久病,或年老体虚,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血两亏,气虚则转运无力,血虚则肠失润泽,致大便秘结。
4.脾肾阳虚 多因恣食寒凉生冷,或过用苦寒药物,或年老及病后阳气衰微,阴寒凝滞,传导无力,腑气不行,大便秘结。
5.阴虚肠燥多因素体阴虚,或病后产后,阴血虚少等,均可导致津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故大便干结难下。
【临床表现】
以排便困难为主症,在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或2日以上甚至1周左右大便1次,粪质干硬,排出艰难;或虽每日大便1次,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虽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出艰难,努挣难出。常伴食欲不振、口苦或口臭、腹痛、神疲、头痛不寐等,或于左少腹触及包块。严重者可导致痔疮或肛裂。
1.肠道实热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2.肠道气滞: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脉细弦。
3.脾虚气弱:大便干结如栗,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苍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
4.脾肾阳虚: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5.阴虚肠燥: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细小数。
【诊断】
1.起病缓慢,或继发于热病、产后或见于年老、体弱者。
2.以排便困难为主症,排便时间延长,2日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服润下通便药物虽可排便,但不久又秘结。常伴食欲不振、口苦或口臭、少腹胀急、神疲、头痛、不寐等,或于左少腹触及包块。
3.胃肠X线检查 可见钡剂到达结肠后运行明显减慢,特别显出扩张的直肠壶腹,或见钡剂在结肠内被分成小块。
4.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或可见肠管痉挛性收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