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康复工程学院举办“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技术创新与学术能力建构”专题讲座

时间:2025-10-14    点击数:

2025年10月9日下午,康复工程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教研室邀请郑州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副主任吴春香老师到校,为2025级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开展题为《学科交叉背景下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技术创新与学术能力建构》的专题讲座。

吴春香老师深耕听障、孤独症及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教育领域多年,其所在单位凭借跨学科康复服务实践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她在“医学与教育”交叉融合的康复技术研发与学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本次讲座注入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

讲座紧扣“学科交叉”核心背景,以“职业发展—生命奇迹—职业道德—警示案例—榜样力量—践行承诺”为逻辑主线,将技术创新路径与学术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吴老师从“生命诞生的科学原理”切入,结合医学影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解析特殊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是亿分之一奇迹”的深层内涵,同时指出:“现代言语听觉康复需打破单一学科壁垒,比如用听觉生理学数据优化康复方案,用教育心理学方法调整干预策略,这正是学科交叉催生技术创新的关键。”

在讲座中,吴老师系统梳理了言语听觉康复行业的跨领域发展趋势:一是“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的技术融合,如AI听力筛查系统、智能言语训练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降低康复服务成本的同时提升精准度;二是“特殊教育与大数据”的学术探索,通过构建特殊儿童康复效果数据库,为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康复技术与辅助器具工程”的实践创新,如定制化听觉辅助设备与言语训练工具的适配开发。她特别强调:“专业学生需提前储备跨学科知识,比如掌握基础编程逻辑以理解智能康复设备原理,学习统计分析方法以开展康复效果学术研究,这是构建学术能力的核心基础。”。

整场讲座既有学科交叉理论的深度解读,又有技术创新实践的具体案例,更有学术能力培养的清晰指引,在现场引发强烈共鸣。此次专题讲座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学科交叉—技术创新—学术能力”的认知框架,也为康复工程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跨领域实践参考。后续康复工程学院将持续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分享,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参与交叉学科康复技术创新项目,助力学生构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能力与学术素养。


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公明路6号

邮编:450064   郑州健康学院-康复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