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3月20日下午,中医系与郑州市金水区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举办“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此次活动得到郑州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曼平教授的高度重视,她多次叮嘱要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双方以“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协同育人”为主线,共探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新路径,围绕基层医疗人才需求、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索“校地共育”新模式。
座谈会由郑州健康学院康复中医党总支副书记、中医系副主任周开副教授主持。郑州市金水区卫健委基层科科长耿宛、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李淑亚,郑州健康学院中医系党支部书记赵鹏等双方代表共1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郑州健康学院张佩琛副教授系统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中医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成果。近年来中医系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强化,为基层输送了大批“懂理论、强技能、接地气”的复合型医疗人才。
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随后详细阐述了中心发展现状与服务定位。作为金水区基层医疗的标杆单位,中心承担辖区10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及中医特色诊疗工作,近年来在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领域成效显著。随着服务能级提升,中心对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需求迫切,期待与高校共建培养机制,以适应基层需求。
自由讨论环节,双方就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模型、课程体系优化、实习就业衔接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郑州健康学院代表提出,将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馈,增设基层常见病诊疗、医患沟通等实务课程,强化学生社区适应力;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建议通过“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定向实习等方式,提前介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
金水区卫健委基层科科长耿宛从政策层面强调,基层医疗机构是健康中国的“网底”,人才队伍专业化是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她高度评价校地合作模式,表示卫健部门将搭建平台、优化政策,推动“教学-实践-就业”链条贯通,让更多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会后,中医系一行实地参观了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康复治疗室及智慧健康管理平台,现场观摩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服务场景。双方就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区健康课题研究等达成初步意向,并计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