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授课教师对国际形势的理解,更好地将时政热点融入教学,4月8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了一场以“正确看待中美关系”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围绕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活动伊始,韩玉霞老师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回顾了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的曲折历程。从早期的战略合作到近年来在经贸、科技、外交等领域的摩擦,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被清晰呈现。在分析当前局势时,老师们就贸易战、技术封锁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李明娟老师指出,贸易战不仅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契机,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经济视角去剖析背后的逻辑。朱琳凡老师强调,在科技竞争方面,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这一现实可用于激励学生投身科研事业。
经过数小时的热烈讨论,老师们达成共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既要认识到竞争与挑战,也要看到合作的机遇。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国际视野。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素材,更提升了教师对国际政治的解读能力,为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