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会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5-04-03

4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围绕课程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组织开展专题集体备课会。会议以“深化理论阐释、创新教学方法、凝聚育人共识”为主题,旨在提升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会上,教研室主任闫书华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论述,系统梳理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与历史贡献。她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教学的主线,要引导学生理解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核心要义,把握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教师们围绕“如何结合党史脉络阐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怎样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逻辑”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教学框架。

针对“00后”大学生认知特点,备课会聚焦教学方法创新。刘肖老师分享了案例式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呈现“延安整风运动”“土地改革实践”等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老师们一致认为,需构建“讲授+研讨+实践”多维模式,引入红色影视作品片段、历史人物纪录片等多媒体资源,打造沉浸式课堂体验。

会议强调,要突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其“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的历史意义。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过时论”“教条化”等认知偏差,备课组集体研讨了“问题链”教学法,设计“毛泽东思想的当代适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方法论对新时代改革有何启示?”等思辨性问题,激发学生结合现实案例开展探究。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强化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两个结合”的理论自觉。

此次集体备课会是一次思维与思维的碰撞,经验与经验的汇聚。通过深入研讨,教师们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教研室也将继续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集体备课常态化,打造更优质的思政课堂,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指导思想,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