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内儿教研室开展了以缺铁性贫血为主题的研讨会,教研室老师参与了听课并在课后研讨了授课效果。
课堂上,胡东昊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他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

在课后讨论环节,参会人员纷纷就课堂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王献红老师谈到了缺铁性贫血在老年患者中的特殊表现和治疗难点;孙长柏老师则从预防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健康教育和营养指导的重要性;李盼盼老师分享了以往她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病例,引发了大家对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深入讨论;牛艳红老师则对缺铁性贫血的营养治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补充对于改善贫血状况至关重要;郅忠怡老师则从护理角度谈到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王献红对本次课堂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赞扬了胡老师的精彩讲解和各位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并强调缺铁性贫血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次缺铁性贫血活力课堂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大家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我们教研室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学能力、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用人才添砖加瓦。
附件:第7周活力课堂.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