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开展有组织有效的科研工作,4月14日上午,副校长臧卫东教授深入公共卫生健康系、药学系调研科研工作。副校长鄢文海,教务处处长王丙申,科研处副处长申群英,公共卫生健康系主任吕全军,药学系专业带头人姚武、副主任尚慧杰,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调研中,公共卫生健康系主任吕全军详细汇报了系部科研工作情况。成果是:参与郑州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的国家级课题4项,与养老服务公司开展横向课题1项。问题是:项目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产出较少、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是:学校应完善教师工作量考核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纳入考核体系,激发教师科研积极性。
未来,部门将进一步明确科研发展规划,结合专业建设需求,围绕 “食品营养与健康”“健康服务与管理” 等拟申报的本科专业方向,积极整合资源开展应用型研究。

药学系专业带头人姚武教授系统梳理了科研人员的背景、科研成果的现状,并结合当前药学研究新进展,确定了1个核心科研方向,3个主要科研方向。核心方向为“中药防治新污染物损害” ;主要科研方向为 “药物环境行为分析与风险评价”“基于三医改革的药学服务研究”和“药食同源新产品开发” ,并基于4个方向组建相应的科研团队,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联合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跨学科协作与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系部提出,希望学校加大对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深度融合。

调研中,臧卫东肯定了两系科研规划的前瞻性,强调要紧扣“大健康”产业与地方需求,强化顶层设计。公共卫生健康系需加快本科专业科研储备。药学系要深化“中药+环境+健康”交叉优势。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外引内培” 壮大科研骨干;二要完善激励机制,将教学科研融合成果、社会服务纳入考核,探索成果转化专项奖励;三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实训室与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促进科研落地见效。
此次调研为两系科研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学校也将充分考虑系部的实际需求和建议,积极协调和统筹资源整合资源支持,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科研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