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副校长、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二级教授姬新颖当选为开封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姬新颖教授长期致力于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工作,在多个国际平台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联系。他表示,作为海联会常务理事,将致力利用五个国际成绩,充分发挥国际资源优势,助力开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PCNP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早在2001-2004年,姬新颖博士在美国留学期间就首次发现了这种新型核蛋白,并围绕PCNP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展开深入研究。回国后,他立即组织研发团队,聚焦PCNP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他是国际上新型核蛋白PCNP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发表该领域SCI文章9篇,占比60%;获批PCNP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批PCNP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规模化生产出PCNP抗原和抗体,正在组装检测试剂盒。初步证实PCNP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癌、肝癌、白血病细胞生长。
2.创办国际英文期刊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
《Gene & Protein in Disease》(GPD)是专注于基因、蛋白质和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的国际期刊,旨在为全球医学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自2022年6月30日正式创刊以来,GPD已被Google Scholar、J-Gate、Scilit、Crossref等6个搜索引擎收录,并获得了国际同行和学术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可。期刊已出版多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述评和实验性文章,为国内外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
3.招收国际留学生
自2017年开始招收一带一路国家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近20名,已毕业博士3名,博士后3名,硕士2名。实验室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率先招收外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留学生,并积极探索留学生培养新途径。姬新颖教授首创河南大学生物医学留学生沙龙,旨在促进外籍留学生和中国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留学生的归属感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已有多名留学生发表了高水平文章,并获得了省博士后基金项目等荣誉。
4.国际科研人才引进
协助河南大学引进多名国际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如基础医学院生化季少平、生理李彦章、组胚吉爱玲、生物信息学郭向前、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薛孟周、淮河医院脓毒症专家李伟、肿瘤生化朱峰等。柔性引进美籍华人于吉锋、景德强、澳大利亚籍王嵬等。为提升医学院的科研、学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精准引进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5.国际科研平台创建
2017年获批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创办以来吸纳博士骨干30多名,已发表SCI文章130多篇,获批省级以上课题20多项,经费达3000多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超过2500平米。
姬新颖教授当选海联会常务理事,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带领团队在五个国际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认可。他表示,将继续用好五个国际资源,服务开封经济发展,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和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我校的杰出代表,姬新颖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展现了归国华侨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我们坚信,在姬新颖教授的带领下,我校的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