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皮肤、巩膜发黄,4-5天达到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出生后3周内消退。当存在母儿血型不合、感染等情况时,黄疸加重,需及时就诊。
二、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2-4天内由于摄入少、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时水平。
三、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由于出生后来自母体雌激素的突然中断,男女新生儿出生后4-7天均可出现乳腺增大2-3周消退。女婴出生后7天内,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
四、“马牙”和“螳螂嘴”
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新生儿口腔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出现黄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俗称“马牙”,出生后数周至数月消失。新生儿两侧面颊部有利于吸吮。乳汁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以上均属正常现象,不可挑破,以免感染。
五、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出现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主要是由皮脂腺堆积而成,多自行消退,新生儿出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俗称“新生儿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