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测量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骨盆结构及其主要标志。
2.熟悉女性内生殖器及生理功能。
3.了解女性外生殖器。
【技能目标】
1.学生能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功能。
2.学生能准确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骨盆的组成、关节、韧带。
3.学生能准确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骨盆的各平面及其径线。
4.运用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模型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语言、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
2.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尊重、理解女性。
二、任务导入
1.刘女士,23岁,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三轮车相撞,自觉外阴疼痛难忍并肿胀来医院就诊。她可能发生了什么问题?
2.孕妇王女士,26岁,孕6周,首次检查,孕妇身高164㎝,体重120㎏,请在医学模型上进行常规骨盆测量操作。
三、任务要求
请根据刘女士和孕妇王女士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护理程序制定可行的照护计划,并根据照护计划完成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模块的实践操作任务。
四、任务实施
【评估】
1.评估刘女士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等。
2.评估孕妇王女士的孕周、孕期检查情况、合作程度等。
3.评估环境是否安全、有无屏风遮挡、室温是否适宜等。
【计划】
1.病人准备:了解检查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能配合操作。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空心骨盆,骨盆平面,小型人体骨骼架,胶布,盆底模型,内、外生殖器模型,带盆底组织骨盆矢状面模型、软尺、记录笔、骨盆测量器等。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屏风遮挡。
【实施】 见表3-1。
表3-1 骨盆测量一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骨盆测量.实操(85%)+主观(15%) |
评分类型 | 项目描述 | 分值 | 得分 |
M=客观测量 |
J=主观评价 |
M | 操作步骤 | 85 |
|
M1 | 护理人员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无长指甲、接触患者前正确洗手、戴口罩(错一项则不得分) | 2 |
|
M2 | 物品准备齐全:物品准备齐全、摆放合理 | 2 |
|
M3 | 沟通:问候患者、自我介绍;使用姓名和出生日期来核对患者;解释来访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护理;询问患者有无其他需求(如厕等) | 4 |
|
M4 | 女性生殖器 |
|
M4.1 | 评估患者情况及合作程度;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 2 |
|
M4.2 |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步骤;配合操作的方法,如有不适,及时告诉护理人员 | 2 |
|
M4.3 | 检查用物:盆底模型,内、外生殖器模型,带盆底组织骨盆矢状面模型是否完好 | 3 |
|
M4.4 | 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功能 | 4 |
|
M5 | 女性骨盆的组成、关节、韧带 |
|
|
M5.1 | 检查用物:小型人体骨骼架,胶布,软尺,记录笔等 | 2 |
|
M5.2 | 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骨盆的组成: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 | 4 |
|
M5.3 | 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骨盆的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 4 |
|
M5.4 | 在模型上描述出女性骨盆的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 4 |
|
M5.5 | 在模型上准确描述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上、下两部分 | 8 |
|
M6 | 骨盆平面及其径线测量 |
|
|
M6.1 | 检查用物:空心骨盆,骨盆测量器,胶布,记录笔等,用物是否完好 | 4 |
|
M6.2 | 体位: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检查者应站在孕妇的右侧。 | 2 |
|
M6.3 | 在模型上准确描述骨盆的入口平面及其径线:骨盆的入口平面呈椭圆形,是真假骨盆分界面; 前后径---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前缘中间的距离,平均11 cm; 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13 cm; 斜径---左右各一。由左骶髂关节上缘到右髂耻隆起间的距离为左斜径,与之相对应的为右斜径,平均12.75 cm。正常情况下,左右斜径相等 | 8 |
|
M6.4 | 在模型上准确描述骨盆的最大平面:近似圆形,前为耻骨联合内缘中点,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平面,后为第2、3骶椎间;其前后径平均12.75 cm,横径12.5 cm | 2 |
|
M6.5 | 在模型上准确描述骨盆的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最狭窄,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 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的中点到第四、第五骶骨之间距离,平均11.5 cm; 横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10 cm | 8 |
|
M6.6 | 在模型上准确描述骨盆出口平面:为骨盆腔的下口,有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11.5 cm; 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缘的距离,平均9 cm; 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平均6 cm; 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平均8.5 cm | 8 |
|
M6.7 | 骨盆轴:连接骨盆各个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称为骨盆轴。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端向下向前 | 4 |
|
M6.8 | 骨盆倾斜度图: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 | 2 |
|
M6.9 |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洗手、记录、反馈 | 2 |
|
M7 | 正确处理垃圾、整理用物 | 2 |
|
M8 | 操作过程自然流畅、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 | 2 |
|
J | 主观评价 | 15 |
|
序号 | 主观方面 | 差 | 一般 | 良好 | 优秀 | 分值 |
|
J1 | 职业素养 | 0 | 1 | 2 | 3 | 3 |
|
J2 | 专业素养 | 0 | 1 | 2 | 3 | 3 |
|
J3 | 沟通能力 | 0 | 1 | 2 | 3 | 3 |
|
J4 | 解决问题能力 | 0 | 1 | 2 | 3 | 3 |
|
J5 | 人文关怀能力 | 0 | 1 | 2 | 3 | 3 |
|
总分值 |
|
【评价】
1.患者理解操作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护士操作规范、熟练,动作轻巧。
3.能与患者有效沟通,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五、要点提示
1.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
2.注意保暖和屏风遮挡患者。
3.根据要求规范操作,测量数据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