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践医学人才培养模式,6月20日下午,由解剖组胚党支部牵头、组胚与病理学教研室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微观世界绘图大赛决赛在基础医学部实验楼503会议室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以“溯源颌面生长,重塑生命密码”为主题,创新性地将党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艺术创作深化医学生对颌面部胚胎发育及先天性畸形(如唇腭裂)发病机制的理解,充分彰显了“党建+专业”育人模式的显著成效。

党旗领航践初心 先锋示范育新人
在党支部书记李娜同志的带领下,自4月21日大赛启动以来,解剖组胚党支部教师党员采用“三结合”全程参与、全方位的指导模式: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党员教师团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一对一”辅导和小组研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颌面部胚胎发育机理,将抽象的胚胎学理论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呈现。二是科学与艺术结合。指导教师们既注重作品的科学准确性,又鼓励艺术创新表达,引导学生用彩铅细腻呈现面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使严谨的医学知识焕发艺术魅力。三是专业与育人结合。李娜书记强调:“我们通过‘党员导师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与艺术交融,专业与科普并重
本届大赛创新设置双赛道竞赛模式:专业绘图赛道聚焦颌面部胚胎发育机制,健康科普赛道着力医学知识大众传播。共征集初赛作品111件,经专家评审,26件优秀作品晋级决赛(其中专业绘图23件,科普作品3件)。

参赛作品精彩纷呈,同学们以彩铅为媒,生动再现了胚胎第4-8周面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作品通过三个创新维度展现专业内涵:一是科学深度,精准呈现面突时空发育规律;二是临床温度,揭示唇腭裂等畸形的胚胎学基础;三是科普广度,创新采用连环画形式实现专业知识的通俗转化。作品实现了“三性融合”--科学性的严谨考据、艺术性的美学表达、科普性的传播价值,充分展现了当代医学生“精专业、懂艺术、善传播”的复合型能力素养。
决赛现场,参赛学生通过讲解、答辩两个环节,深入阐释作品的设计理念与科学内涵。针对专家评委提问,学生们沉着应答,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硕果盈枝展风采,扬帆起航谱新篇
在严谨公正的评审后,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共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9名。颁奖仪式上,教务处副处长黄玉勤教授指出:“这些作品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学科界限,展现了医艺融合的创新思维;突破了教学边界,构建了第二课堂育人新范式;突破了认知疆界,传递了敬畏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据悉,获奖作品将发挥双重价值:教学价值方面,择优纳入口腔胚胎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社会价值方面,精选作品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医学健康科普竞赛,并作为科普素材向公众展出,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辐射效应。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生动诠释了解剖组胚党支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育人理念,实现了三大成效:一是打造了“党建+专业”的特色品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二是构建了“教学+竞赛”的实践平台,以赛促学提升培养质量;三是培育了“科学+人文”的复合人才,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担当。未来党支部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拓展育人载体,促进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医学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