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5月24日,郑州健康学院基础医学部6名骨干教师赴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第二人工智能与民办教育深度融合实操培训会”参与学习交流。此次培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民办教育实践的深度结合,旨在通过专题学习与实操演练,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聚焦前沿技术,强化实践赋能
本次培训会聚焦"AI+教育"前沿发展,特邀信阳师范大学的尤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高义栋教授分别就“DeepSeek与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生成式AI教育场景应用实践”进行专题报告。内容涵盖AI辅助课程设计、智能教学工具开发、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等实操案例,并设置现场技术演示与互动环节。参训教师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教学资源、精准学情分析、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为后续课程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深化技术赋能,共探教育创新
会议期间,基础医学部团队还与省内多所民办院校同行就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展开交流,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议题进行讨论、分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王慧琴表示:“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刻认识到AI技术对教学改革的赋能价值,未来将把AI工具融入课堂互动、个性化辅导等环节,全面提升我校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医学部副主任指出:“人工智能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技术视野,更为基础医学课程与AI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医用化学实验室主任张晓千认为:“本次培训为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结合生物化学学科特色,加快构建AI辅助教学体系。”生理学教研室闫晓丽、药理学教研室李晓蒙、王改利3位教师一致认为:“要把AI技术融入基础医学课程建设,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智能题库开发等教学创新,助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
基础医学部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注入新动能。未来,基础医学部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医学教育”行动计划,通过建设智慧教研室、智慧课程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举措,着力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健康服务人才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