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医学部在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在校董事会、校党委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卫生健康转型升级,在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的转型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党建工作
基础医学部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两会精神等,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党支部建设方面,以“三会一课”为基础,注重创新,推动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解剖组胚党支部获得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组织在落实思政工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基础医学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召开多次教学研讨会,涵盖“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融合”“活力课堂建设”“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主题,推动课程核心知识点凝练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切实提升了教学改革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卫生健康服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资源,注重版权规范,更新动画、视频、案例导入等内容,新增实验实训与职业需求模块,打造涵盖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执业资格和科普素养的系统化学习平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次验收。
三、科研创新
本年度基础医学部科研成果丰硕,尤其是高质量高水平成果数量明显提升。省级项目立项4项,结项1项;市厅级项目立项5项、结项4项,省级骨干教师结项1项。校级项目结项4项,校级骨干教师立项9项、结项5项。横向项目立项2项。校级创新教学团队1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SCI论文33篇,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核心5篇,GPD期刊论文1篇,普通英文期刊1篇;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二等奖 1项。举办科研讲座10次。1位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分子医学中心申报的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省级立项。与郑州赛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开启了在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科研合作。双方挂牌“澍青医专-赛图康生物 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双方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2项横向项目研发。分子医学中心与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开展横向科研合作,共同建设“郑州澍青-赛诺特 联合研发中心”。
四、教学比赛与教学成果
基础医学部教师在多项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郑州地方高校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1项;郑州市工会教学系统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河南省医学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河南省第二十八届信息化交流活动二等奖1项。教师们不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还在学生的思维启发、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为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社会服务与学科融合
基础医学部注重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医学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先锋路校区签约健康科普工作站。组胚与病理学教研室与该校举办了以“医心向党 护航童年”为主题的9次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和医学人文关怀。基础医学部3位教师获得“郑州市科普专家”荣誉称号。
六、未来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工作中,基础医学部将继续服务于卫生健康大方向,深化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与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一流高校、三甲医院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研发能力,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