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实验楼五楼的503会议室与病理学大体标本室,一场别开生面的第四届微观世界绘图和模型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举行。本次大赛由组胚与病理学教研室主办,医路指导协会协办,邀请副校长姬新颖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病理学学科带头人陈壬寅教授,基础医学部党支部书记时惠敏教授前来进行现场会议评审,病理学教研室李娜教授主持。在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刘安丽教授的精心策划下,大赛吸引了来自全校各个专业优秀学生参与,他们以微观世界的视角,通过精美的绘图和创新的模型设计,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本次决赛分为学生答辩和专家点评两个关键环节,比赛内容涵盖模型制作与绘画作品两大类别,经过前期层层选拔,各有10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现场答辩环节,角逐一等奖与二等奖。
在学生作品展示环节,每位参赛选手在有限的3到5分钟内充分展现出自己作品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他们从作品的特色亮点出发,深入阐述了创作理念、技术难点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无论是精美的模型制作,还是细腻的绘画作品,无一不凝聚着选手们的心血与智慧,彰显出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模型制作组的选手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将微观的组织胚胎结构或病理特征以直观、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有的作品甚至可以实现部分结构的动态展示,令人眼前一亮;绘画作品组则通过细腻的笔触与精准的色彩运用,在画布上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生命奥秘的画卷,从细胞的微观世界到器官的宏观形态,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专家点评环节,来自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们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每个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肯定学生们创新精神与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与未来学习方向的指引,让参赛者受益匪浅,也为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此次大赛可以增加学生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未来工作中借助绘图或模型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能更精细完美的处理病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也为学生作品下一步晋级省级、国家级竞赛打好坚实的基础。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分别评选出模型制作组和绘画制作组一等奖3名和二等奖5名。姬新颖副校长与陈壬寅教授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随后决赛学生与颁奖嘉宾、评委老师一同合影留念。
此次第四届微观世界绘图和模型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的成功举办,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广大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探索热情。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医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我部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