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生理病生教研室在实验楼组织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生理病生教研室主任张秋莹主持,生理病生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治医师董勇参会,教务处副处长邓爱民、教育教学督导室副主任马素好、基础医学部副主任侯小丽莅临指导。

此次活动分三部分进行:
一、新教师试讲展风采,教学交流促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夯实其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新进教师杜曼主要讲授了《生理学》课程中的绪论部分---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试讲结束后,各参会人员对杜曼老师的试讲进行了指导与评议,肯定了杜曼老师教态大方、声音洪亮等多方面优点的同时,重点对试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中肯的建议。马素好对教研室“传帮带”的新教师培养模式给予肯定。她强调新教师培养需要做好过程性材料的记录和存档,进行实质性的教研活动,统一课件模版,集体备课上一起探讨岗课赛证融入及课程思政教育。

二、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发展方向
坚持创新,拓展新医科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空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教育需求,为培养出新时代的拔尖医学创新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治医师董勇指出:新医科背景下,要进行交叉学科融合。比如: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属于医工交叉融合,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属于医理信交叉融合,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药物经济与管理属于医理文交叉融合等。对于本科临床学生的培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导师创新课题、创新创业竞赛等,通过学术论文、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培训等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鼓励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大学4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学生可以选修与科研相关的课程,确定好研究方向,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着手写开题计划,写论文,准备毕业答辩等。专业医师培养和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专业医师培养注重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住院医师培养则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培养,医师可以逐步成长为具备独立执业能力和高度专业素养的医学专家。

邓爱民表示,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资格考试考题进行有重点的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为科研能力决定临床的高度,要培养学生科研习惯。
三、参观分子医学中心,探讨教学与科研如何相辅相成
董勇医师表示,科研成果可以为教学提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前沿。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方法和技能也可以被引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加强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
会上,教研室全体教师介绍了自己研究生时期的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组建了生理科研团队,并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通过本次活动,达到了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给老师们创造了一个相互沟通、切磋、探讨和共同提高的机会,这对提高老师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只有全体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团结奋进,才能促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