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团队学习进科普,活力研学促创新

“我是小药童”健康科普系列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06-0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科普强化全民健康素养”的要求,6月1日,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依托我校药用植物园健康教育基地,多名教师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了“我是小药童”专题研学活动,本期活动是“健康科普我知道”系列研学活动的第二季,延续了首季大学生带小学生的团队学习特色,为学员带来了一场深度全景体验式的草药盛宴。

下午2点整,来自汝河新区小学、绿都城小学、大学路第二小学的30余名学员及其家长齐聚基础医学部会议室,药理教研室的王改利讲师和郑雁讲师分别将薄荷、黄芩、藿香等30种中草药的形态、功效、药用价值及一些草药传奇故事传授给学员。学员们认真听、努力记,他们在来之前就做足了功课,将本次研学的药物目录整理出来,课堂中积极与老师互动。许多家长也不时按动快门记录一些常见病的中药调理方法。

图1 学员与教师互动

                             图2 李时珍队学员认真做笔记

  3点左右,四队学员在药用植物园西门前整装待发,该环节是学员们最难以忘怀的。每队的队长带领队员拿着药物目录和课堂笔记在药园认真找寻,每发现一种药材他们都会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欢呼雀跃,然后赶紧央求随队药学系大学生帮他们拍照记录。身临其境你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姐姐,我又发现了一种药材,你快过来!”;“孙思邈队的姐姐,你在哪?”;“耶,找到第20种了”……这时候整个药园都兴奋了,就连草药仿佛都“活”了过来,舒展开所有的花瓣和叶子,招呼孩子们快来发现。

 图3 张仲景队学员现场研究方案 

图4 孙思邈队发现了新的药材

图5 忙碌找药的“小药童”们

在研学室,每队的大学生帮助学员整理图片资料,将重复的、认错的药材图片删除,将清晰的图片一个一个贴入设计好的框架内。打印出来后,各组学员按照记忆,对照课堂笔记逐个填写草药名称和主要功效。他们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此项任务,张仲景队的队长还进行了合理的任务分配使工作更加高效。

                             图6 李时珍队学员在完成任务单

图7 三组队员的任务单

在评委对任务单进行评价的阶段,由闫晓丽讲师给学员讲解中草药的炮制过程,并且带来了几十种成药样本,有覆盆子、夏枯草、麦冬等,学员对10厘米长的地龙颇感兴趣,有些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个的蚯蚓。

图8 学员在观察讨论茯苓的作用

下午5点左右,各队学员开始制作本草纲目,队内组员每人画一幅草药,善于绘画的学员根据草药叶形和花形特点,惟妙惟肖的运笔如飞,几乎所有绘画作品都能看出是哪种药材。添加名称和主要功效后,在大学生的帮助下他们将画纸进行剪切、造型,然后贴在牛皮纸上,加装封面后送评委组评审。

图9 孙思邈队学员在绘制草药

 

图10 学员制作的本草纲目成册

图11 学员绘制的药材图样

活动尾声,药理教研室的李晓蒙、高青等老师送来了桑葚茶和山药粥,许多家长对桑葚茶赞不绝口,索要配方。桑葚茶除桑葚外,还有玫瑰花、山楂、冰糖等组配熬制而成,滋阴补血、安神助眠,桑葚多糖还有抗氧化的效果。

图12 大学生在分发桑葚茶

  

图13 学员在品尝山药粥

整体研学活动一直持续到傍晚7点,通过最终比拼,张仲景队获得第一名,李时珍队获得第二名,孙思邈队获得第三名,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代永霞、药学系苌沛森和生理病生教研室张秋莹主任为获奖学员颁发奖品。团队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更有自信的在探索项目中与小伙伴良好合作,共同进步。

图14 张仲景队在领奖

“健康科普我知道”系列研学活动的主旨是“发现、创新、保护、传承”,“发现”即探索发现,人体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与衣食住行、疾病的预防、常用药注意事项等都能成为学员探索发现的目标。“创新”指通过有趣的任务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保护”即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健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自信心、进取心等等。“传承”指医药健康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华文明传统的认同,为医教健康领域新的发展凝聚力量。每期活动都是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思维升级、社交情商、独立能力培养等多维度精心设计打造出的沉浸式医学探索之旅,激发引导学员在探索和实践中获取医学感知和体验,提升健康素养与文化自信,感受社交氛围,挖掘自我潜能,这种研学活动模式深受学员家长的认可。

图15 研学活动证书

图16 学员家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