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基础医学部医用化学教研室召开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融合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05-07    作者:     来源:     点击:

课程是知识的运用,必需满足社会需求。在当前大健康教育背景下,《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教育教学内容面临挑战。为深入探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如何将生物化学课程更好地结合专业特点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4月30日上午,医用化学教研室联合临床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优秀教师代表在实验楼503会议室召开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融合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时惠敏主持,基础医学部副主任侯小丽和教研室全体老师参会。公共卫生健康系温红伟教授、李会晓老师、护理系吕东霞副教授、临床医学系王赟华老师、口腔医学系辛慧莹、曹艳艳老师等应邀出席。

会上,时惠敏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各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之后,与会教师结合大健康教育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应专业的契合程度以及学时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温红伟教授针对预防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出,教学内容既要覆盖面广泛,又要点面结合,既要将营养物质代谢与预防医学大健康联系起来,也要注意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理念的指导下适当增加维生素、钙磷代谢等内容,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将扎实的生物化学专业知识落实到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实现全民健康中去。临床医学系王赟华老师指出生物化学中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酮尿症、肝性脑病等关系密切,这部分要作为临床专业生物化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予以保留,同时要适当增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有关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的临床课程。医学营养专业李会晓老师指出糖、脂、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与营养健康息息相关,对于营养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可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物质结构的比重,增加钙磷等矿物质代谢的内容。其他专业的与会教师也都结合本专业的需要,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各专业更好地融合。医用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将积极采纳各专业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不断提高生物化学课程与各专业的契合度,并结合临床案例拓展应用,突出各专业特点,以适应大健康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