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讲师王文娜博士应邀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二楼多功能厅,为教师们带来了以《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及国自然项目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王文娜博士结合自身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实践经验,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她指出,质性研究注重在自然情境中理解个体的体验与意义,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扎根理论、民族志等,而Meta整合作为对多个质性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归纳和解释的高级研究方法,能够提升研究结果的概括性和实践指导价值,特别适用于构建理论、推动循证护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临床实践。
随着护理领域质性研究数量迅速增长,2024年中文文献已达143篇,单一研究在推广和应用层面存在明显局限。Meta整合通过整合多个研究结果,增强了结果的共鸣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形成更具政策与临床意义的证据体系。王文娜博士详细阐述了开展Meta整合的七个关键步骤,包括制定明确PICO要素的研究计划、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严格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归纳与整合结果、形成新主题或解释,以及评价证据体的整体质量。她以自己已发表的关于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体验的Meta整合研究为例,展示如何从13篇文献中提炼出43个具体结果,并最终归纳为4个整合结果,体现了该方法在提升研究层次和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谈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时,王文娜博士结合2025年度护理学相关中标项目,强调选题应紧密呼应国家在“数智化”“老龄化”“慢病共病”和“基层健康”等方面的战略需求。她所成功申报的课题即体现了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她还分享了具体的申报策略,包括选题需结合政策导向与个人前期积累,摘要撰写要在五句话内清晰阐明研究背景、问题、内容与意义,正文部分应力求图文并茂、逻辑严密,突出创新与可行性,同时研究基础部分应充分展现交叉学科背景、已有成果及方法储备。此外,她特别提醒申请人务必反复修改文本,避免格式错误和文字疏漏,严格遵循NSFC的有关规定。
最后,王文娜博士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拓展跨学科合作,持之以恒地积累科研经验,以平常心面对申请过程,不断提升研究质量与创新能力。本次分享为护理与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指导和应用启示,具有较强的实践推广价值。